关于香菇的那些名人
1. 陈仁玉《菌谱》:世界上最早的伞菌专著 1245年,宋淳?五年,靠近天台之仙居县陈仁玉《菌谱》问世。此为世界上最早之菌学专著,广受世界各国学者之尊崇,日本人称其为世界上最早的伞菌词典。 菌谱》对香蕈的描述计160字,主要叙述其生态。“含蕈,邑极西韦壳山,高迥异秀,寒极雪收,林木坚瘦,春气欲微动,土松芽活,此菌候也……数十年来,既未充庖贡,山獠得善贾,率曝干以售,罕获生致。……” 日本中村史哉先生在所著《椎茸栽培史》一书中,引用陈仁玉《菌谱》之另一版本,对香蕈的栽培曰:“平西有断椿榆构斧其皮,久而烂之,以米渖沃之,雷则生蕈矣,不雷则大斧击之而蕈亦生。” 从陈仁玉《菌谱》可知:在公元1245年前,浙东天台、宁波一带,已有龙、庆、景菇农利用砍花法在生产香菇。所指“山獠”正是菇民自称“山佬”一词的谐音。同时也证明在道元禅师将日本香菇带来中国出售给僧人时,当地深山早已有“山獠”在生产香菇了,日本此时尚未进入香菇的人工栽培,道元禅师带来的显然是野生香菇,天童寺及国清寺与日本僧人频繁交往,导致中国技术向日本传播完全是可能的。 2.吴瑞:第一个研究香菇药用的中医 香菇作为药用,特别是老菇民区民间传说已延续数百年。菇民在严寒的冬季,在远离家乡的外省深山老林里伐木砍花,收采烘干,没有任何医药保障,皮肉小伤每日不断,菇民靠的就是将香菇嚼烂后,涂抹伤口;稍有风寒感冒,也就喝点香菇汤,奇怪的是无论治疗伤口或预防感冒,香菇都有特殊功效。有一个奇特的现象,那便是在菇山上的菇民,尽管生活极艰苦,劳作繁重,菇民极少因患感冒而倒下。诸多香菇防治疾病的机理,依据现代科技已十分明确。可是在600-700年前,这便是一个极大的谜团。解开这一谜团的中医师,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香菇药用的人,他便是浙江海宁人——元代中医吴瑞。 元天历二年(1329),吴瑞在其所著《日用本草》中,记述了香菇具有“益气不饥,治风破血”的功效。这里所指实际上包含了香菇对呼吸道、肠胃以及外用的许多作用。防治感冒在吴瑞著作中已十分明确。尤其是香菇孢子作用更明显。吴瑞在其书中还写明:“蕈生桐柳桔木上……对其生态也作了认真的概括,吴瑞对香菇的研究,给比他晚278年的明代李时珍以很大启发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对香菇的论述,基本源自吴瑞的《日用本草》。” 3.陆容:为中日菇文化交流立下功勋 日本在1796年由林学家佐藤成裕写下《惊蕈录》一书,开创了日本香菇铊目法技术立论之先河。此书被后人视为国宝,现其手抄本,存于水户博物馆内。此书之精华部分正是何澹在《龙泉县志》中对香菇的记述。惊蕈二字正是龙、庆、景菇民的专用术语,也是方言,出自何澹的记述。佐藤成裕将其著作取名《惊蕈录》表示了对汉文化的崇敬。 何澹对香菇的记述原出1209年的《龙泉县志》,是明朝陆容(1436-1494)任浙江参政时,在其所著《菽园杂志》中,引述了当时《龙泉县志》之内容。宋时,龙泉香蕈、采铜、韵粉、青瓷、冶矿等五个产业,已具规模,方志物产篇记述详尽。陆容所著《菽园杂志》从第十三卷起,多述浙江物产,因此将《龙泉县志》中该五项尽收笔下。正文之后,陆容注明:“以上五条,出《龙泉县志》,银铜青瓷,皆切民用,而青瓷尤易视之,盖不知其成之难耳,苟知之,其忍暴珍之哉,蕈字原作葚,土音之伪也,今正之,又常见《本心斋蔬食谱》作荨,尤无据,盖《说文》、《韵会》皆无蕈字,广韵有之。” 陆容非但记下了香菇,且对“蕈”字还作了一番研究,他将何澹的“葚”字改为“蕈”字。过了一百多年,到明嘉靖37年(1562),在黄佐所编《广东通志》中,将陆容《菽园杂志》中香菇的栽培技术悉数引入其中。其时广东各地已有大批浙江人在深山中生产香菇。佐藤成裕是从《广东通志》中摘取这段记述,并完整地加以利用与发挥。导致了日本有史以来,香菇栽培国宝级文献的诞生。可以说没有陆容的记述,日本概不太可能或者起码将推迟对中国菇文化的伟大精髓的吸纳,也不太可能让日本香菇在此基础上快速发展。 4.刘基:向朱元璋奏请龙庆景菇民种菇专利 朱皇亲封龙、庆、景;国师讨来种香菇。朱皇指明太祖朱元璋,国师即为刘基(刘伯温)。“相传明太祖奠都金陵(1368)之初,因祈雨食素,刘基进献龙、庆、景三县土产香菇,帝食之甚悦,刘告以做香菇之法,帝尤奇之。刘基,即刘伯温,字文成(1311-1375),出生于处州府青田县南田村人,1948年南田从青田划出归文成县。刘基原为元代地方官,后协助朱元璋平定天下,官至御史中承兼太史令,人称国师。其人既与龙、庆、景同一处州府,其地又与菇乡景宁县紧邻,为官则十分关注人民疾苦,自然十分熟悉该三县山多田少,地瘠民贫,菇民外出种菇谋生常受地方恶少勾结官府盘剥的现状。见朱元璋十分喜爱香菇,遂乘机奏请皇帝以栽培香菇为该三县之专利。之后,浙江菇民加速向闽、皖、赣、粤、桂、川、黔、湘、鄂、滇等省开拓,延续了数百年的菇业兴旺。菇民有感刘伯温之厚德,大凡菇乡庙会,菇民在祭奉吴三公时,也一定不忘刘国师。